第五百五十四章 沈括的看法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九幽中文网 www.jyzw.net,最快更新北宋闲王最新章节!
王安石进京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结果一时间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其实这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当初仁宗时期王安石第一次进京时,他的名气还不像现在这么大,但就算这样,依然让无数士大夫为之奔走相告,现在王安石的名气更胜往昔,因此他的出仕简直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盛事。
“卖报~卖报~,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的王临川抵达京城,不日就将觐见官家……”一个小报斜挎着背包,里面装满了报纸,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一边高喊,当有人向他招手时,报童就会立刻飞奔过来,接下对方递过来的五文钱然后送出一份报纸。
“郡王,没想到报纸除了给读书人一个发表见解的地方,另外给这些贫苦的孩子一个赚钱的路子,倒真是一举数得啊!”看着那个跑来跑去的报童,沈括笑呵呵的对旁边的赵颜道。
报纸是在几天之前开始发行的,因为有欧阳修和苏轼等人的名气在,再加上报纸的特殊作用,使得读书人可以把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发表出来,所以刚一开始发行就引起巨大的轰动,整个东京城的读书人都是争相抢购,这也使得大宋日报很快的打出了名气,甚至大宋的读书人每天早上起来不是吃早饭,而是先看一下报纸上的新闻。
赵颜听到沈括的话,脸上也不禁露出一个微笑道:“报纸本来就是一个上下通达的东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没有什么坏处,而且还能让更多的人打开眼界,了解到自己身边的一些变化。所以我才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把报纸搞了出来。”
“郡王大才,别的不说,光是一个铜活字印刷,就足以让我大宋的印刷业产生巨大的变化,据说现在朝廷正准备大肆印刷佛经卖到辽国去,一方面可以赚点钱,另一方面也能借助佛教的传播。削弱辽国的财力!”沈括当下有着赞叹的开口道,说到最后时。脸上却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佛教有导人向善的一面,但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佛教对于当权者来说有好也有坏,比如若是佛教大兴。就会占据大量的土地,另外僧人不事生产,僧人的数量越多,对社会造成的压力就越大,所以若是佛教没有限制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这也是中原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皇帝灭佛的原因,想想历史上的吐蕃不也是强盛一时,但是随着佛教的发展。到大宋时,吐蕃已经变成一盘散沙,甚至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上千年。由此可知佛教的可怕,所以大宋对辽国输送经书绝对没有安着好心。
“哈哈,这件事我也听说了,好像还是道门的人向朝廷建议的,另外还要求佛门向辽国多派一些高僧,为此佛门可是吃了个哑巴亏啊!”赵颜听到这件事也不禁大笑道。
他也是听曹佾提到的这件事。当时曹佾可是得意之极,毕竟佛门派出了大量高僧去辽国。在大宋境内的影响力自然也就弱了,另外也可以借着这件事向朝廷提个醒,让他们知道佛教对国家的危害,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今天天气不错,赵颜闲着无聊来到格物学院,刚好沈括也没事,于是两人就出了学院在街道上边走边聊,不过今天赵颜来找沈括也不是完全没有目的,只见他说了几句闲话后,终于开口问道:“存中兄,你对于临川先生进京出仕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沈括听到赵颜的这个问题并不意外,毕竟这几天京城中全都是关于王安石的讨论,他这段时间也经常和一些好友聊到这个问题,因此只见他很快就回答道:“郡王,临川先生号称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这可不是虚妄之语,对于他的才学,沈某也十分的敬佩,所以朝廷这次能够征召临川先生入京,对于天下人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听到沈括对王安石的评价如此之高,赵颜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又是了然的一笑,在原来的历史上,沈括就是王安石手下的变法派,而且据说他也是因为在家丁忧而辞官,等到丁忧结束,刚一回到京城就得到了王安石的重用,由此可知沈括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肯定不比寻常,所以他对王安石有如此高的评价也就很正常了。
“存中兄,之前我已经见过临川先生一面,只是当时他向我提出了变法一事,想要以变法消除大宋多年来的积弊,不知你以为如何?”赵颜当下再次问道,他之所以如此问,就是想看一看沈括与王安石之间到底有多深的关系,是不是提前知道变法的事?
听到赵颜的话,沈括明显的皱了一下眉头,同时脸上也露出几分踌躇之色,过了一会这才开口道:“郡王,临川先生早在仁宗时就上书提过变法一事,当时我对于变法的看法也与临川先生一样,认为只有变法才能消除大宋的积弊,只是现在想来,当初的想法未免有些太简单了,特别是这几年我在朝中任职,亲眼看到种种积弊带来的影响之深,若是贸然以变法革除积弊,虽然不能说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是所冒的风险也实在太大了!”
“咦?存中兄你的这个想法倒是与众不同啊!”赵颜当下也十分惊讶的道,不过他惊讶的并不是沈括的话,而是惊讶沈括竟然与历史上不同,对于王安石的变法竟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且这种看法竟然与自己差不多,这才是让他惊讶的地方。
沈括并不知道赵颜心中所想,看到赵颜惊讶的样子,当下也是苦笑一声道:“就知道郡王肯定会惊讶,不过这也的确是我心中真实的想法,说起来这种想法还要多谢郡王,因为正是郡王对于军校的做法,才让我产生了这种想法。”
“哦?这是为何?”赵颜听到这里再次惊讶的道,沈括是格物学院的副院长,格物学院距离军校也并不远,事实上两个学校之间也经常展开一些互动,比如搞个蹴鞠比赛之类的,甚至彼此还经常派出一些交换生,毕竟军校的学生也需要学生算学物理之类的,格物学院的学生则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运动,所以两个学校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大宋军队对外屡战屡败,除了一些上面的原因外,另外军中的一些弊端也十分严重,这在以前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想必当初郡王也想改变大宋军队的现状,本来若我是郡王,肯定第一想到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身份,说服陛下对军队进行改革,这恐怕也是人之常情。”
沈括说到这里用一种敬佩的目光看了赵颜一眼,然后这才再次开口道:“不过郡王您却没有这样做,甚至你根本没打算对军队进行改变,而是开办了一所当时并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军校,培养一些当时还上不得台面的学生,可是经过这些西夏之战,军校的学生却是一举成名,现在已经成为西军中的中层将领,这些学生就像是一个个种子,慢慢的改变自己手下的军队,而且日后军校的学生会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军队中,等到军校的学生完全取代原来的老将领后,那么军队的改革自然而然的也就完成了。”
听完沈括的这些话,赵颜也不禁对他有些刮目相看,当下十分惊奇的开口道:“没想到存中兄对于军校竟然也有这么深的研究,把我们的布局都完全看的通透,实在让本王感到佩服啊!”
“呵呵,郡王您可别夸我,这段时间我和军校的接触实在太多了,再加上子厚兄也是一代大儒,彼此之间也有些交流,所以对于军校的布局也能看出一二,也正是通过军校对军队的改革,让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消除积弊并不一定要用雷霆手段,也许一些比较温和的手段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目的!”沈括听到赵颜的夸奖,当下也不禁笑着开口道,军校中杨怀玉已经去了西军中任职,杨文广老将军还没有回来,所以只能靠张载一个挑起大梁,沈括与张载交好,所以对军校的了解也比其它人要更加深刻。
“的确如此,其实说起来本王对于变法的看法,其实与存中兄一样,前几天临川先生希望通过我说服父皇,以达到变法的目的,不过我却拒绝了,可是很不巧的是,当时我大哥刚好闯进来,结果与临川先生一见如故,这让我也是十分的担心啊!”
“太子他……”沈括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惊,赵顼可是大宋未来的皇帝,就算是现在赵曙不同意变法,但等到赵顼登基,那可就没有能制止这场变法的到来了。
“唉,这也算是命运使然吧!”赵颜叹息着说出一句沈括听不懂的话,不过紧接着他又有些严肃的问道,“存中兄,想必现在学院里的学生们也都在讨论临川先生的事吧,不知他们对于临川先生是什么看法?若是我们把变法的事情传出去,你觉得学院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未完待续)
王安石进京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结果一时间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其实这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当初仁宗时期王安石第一次进京时,他的名气还不像现在这么大,但就算这样,依然让无数士大夫为之奔走相告,现在王安石的名气更胜往昔,因此他的出仕简直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盛事。
“卖报~卖报~,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的王临川抵达京城,不日就将觐见官家……”一个小报斜挎着背包,里面装满了报纸,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一边高喊,当有人向他招手时,报童就会立刻飞奔过来,接下对方递过来的五文钱然后送出一份报纸。
“郡王,没想到报纸除了给读书人一个发表见解的地方,另外给这些贫苦的孩子一个赚钱的路子,倒真是一举数得啊!”看着那个跑来跑去的报童,沈括笑呵呵的对旁边的赵颜道。
报纸是在几天之前开始发行的,因为有欧阳修和苏轼等人的名气在,再加上报纸的特殊作用,使得读书人可以把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发表出来,所以刚一开始发行就引起巨大的轰动,整个东京城的读书人都是争相抢购,这也使得大宋日报很快的打出了名气,甚至大宋的读书人每天早上起来不是吃早饭,而是先看一下报纸上的新闻。
赵颜听到沈括的话,脸上也不禁露出一个微笑道:“报纸本来就是一个上下通达的东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没有什么坏处,而且还能让更多的人打开眼界,了解到自己身边的一些变化。所以我才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把报纸搞了出来。”
“郡王大才,别的不说,光是一个铜活字印刷,就足以让我大宋的印刷业产生巨大的变化,据说现在朝廷正准备大肆印刷佛经卖到辽国去,一方面可以赚点钱,另一方面也能借助佛教的传播。削弱辽国的财力!”沈括当下有着赞叹的开口道,说到最后时。脸上却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佛教有导人向善的一面,但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佛教对于当权者来说有好也有坏,比如若是佛教大兴。就会占据大量的土地,另外僧人不事生产,僧人的数量越多,对社会造成的压力就越大,所以若是佛教没有限制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这也是中原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皇帝灭佛的原因,想想历史上的吐蕃不也是强盛一时,但是随着佛教的发展。到大宋时,吐蕃已经变成一盘散沙,甚至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上千年。由此可知佛教的可怕,所以大宋对辽国输送经书绝对没有安着好心。
“哈哈,这件事我也听说了,好像还是道门的人向朝廷建议的,另外还要求佛门向辽国多派一些高僧,为此佛门可是吃了个哑巴亏啊!”赵颜听到这件事也不禁大笑道。
他也是听曹佾提到的这件事。当时曹佾可是得意之极,毕竟佛门派出了大量高僧去辽国。在大宋境内的影响力自然也就弱了,另外也可以借着这件事向朝廷提个醒,让他们知道佛教对国家的危害,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今天天气不错,赵颜闲着无聊来到格物学院,刚好沈括也没事,于是两人就出了学院在街道上边走边聊,不过今天赵颜来找沈括也不是完全没有目的,只见他说了几句闲话后,终于开口问道:“存中兄,你对于临川先生进京出仕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沈括听到赵颜的这个问题并不意外,毕竟这几天京城中全都是关于王安石的讨论,他这段时间也经常和一些好友聊到这个问题,因此只见他很快就回答道:“郡王,临川先生号称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这可不是虚妄之语,对于他的才学,沈某也十分的敬佩,所以朝廷这次能够征召临川先生入京,对于天下人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听到沈括对王安石的评价如此之高,赵颜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又是了然的一笑,在原来的历史上,沈括就是王安石手下的变法派,而且据说他也是因为在家丁忧而辞官,等到丁忧结束,刚一回到京城就得到了王安石的重用,由此可知沈括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肯定不比寻常,所以他对王安石有如此高的评价也就很正常了。
“存中兄,之前我已经见过临川先生一面,只是当时他向我提出了变法一事,想要以变法消除大宋多年来的积弊,不知你以为如何?”赵颜当下再次问道,他之所以如此问,就是想看一看沈括与王安石之间到底有多深的关系,是不是提前知道变法的事?
听到赵颜的话,沈括明显的皱了一下眉头,同时脸上也露出几分踌躇之色,过了一会这才开口道:“郡王,临川先生早在仁宗时就上书提过变法一事,当时我对于变法的看法也与临川先生一样,认为只有变法才能消除大宋的积弊,只是现在想来,当初的想法未免有些太简单了,特别是这几年我在朝中任职,亲眼看到种种积弊带来的影响之深,若是贸然以变法革除积弊,虽然不能说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是所冒的风险也实在太大了!”
“咦?存中兄你的这个想法倒是与众不同啊!”赵颜当下也十分惊讶的道,不过他惊讶的并不是沈括的话,而是惊讶沈括竟然与历史上不同,对于王安石的变法竟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且这种看法竟然与自己差不多,这才是让他惊讶的地方。
沈括并不知道赵颜心中所想,看到赵颜惊讶的样子,当下也是苦笑一声道:“就知道郡王肯定会惊讶,不过这也的确是我心中真实的想法,说起来这种想法还要多谢郡王,因为正是郡王对于军校的做法,才让我产生了这种想法。”
“哦?这是为何?”赵颜听到这里再次惊讶的道,沈括是格物学院的副院长,格物学院距离军校也并不远,事实上两个学校之间也经常展开一些互动,比如搞个蹴鞠比赛之类的,甚至彼此还经常派出一些交换生,毕竟军校的学生也需要学生算学物理之类的,格物学院的学生则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运动,所以两个学校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大宋军队对外屡战屡败,除了一些上面的原因外,另外军中的一些弊端也十分严重,这在以前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想必当初郡王也想改变大宋军队的现状,本来若我是郡王,肯定第一想到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身份,说服陛下对军队进行改革,这恐怕也是人之常情。”
沈括说到这里用一种敬佩的目光看了赵颜一眼,然后这才再次开口道:“不过郡王您却没有这样做,甚至你根本没打算对军队进行改变,而是开办了一所当时并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军校,培养一些当时还上不得台面的学生,可是经过这些西夏之战,军校的学生却是一举成名,现在已经成为西军中的中层将领,这些学生就像是一个个种子,慢慢的改变自己手下的军队,而且日后军校的学生会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军队中,等到军校的学生完全取代原来的老将领后,那么军队的改革自然而然的也就完成了。”
听完沈括的这些话,赵颜也不禁对他有些刮目相看,当下十分惊奇的开口道:“没想到存中兄对于军校竟然也有这么深的研究,把我们的布局都完全看的通透,实在让本王感到佩服啊!”
“呵呵,郡王您可别夸我,这段时间我和军校的接触实在太多了,再加上子厚兄也是一代大儒,彼此之间也有些交流,所以对于军校的布局也能看出一二,也正是通过军校对军队的改革,让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消除积弊并不一定要用雷霆手段,也许一些比较温和的手段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目的!”沈括听到赵颜的夸奖,当下也不禁笑着开口道,军校中杨怀玉已经去了西军中任职,杨文广老将军还没有回来,所以只能靠张载一个挑起大梁,沈括与张载交好,所以对军校的了解也比其它人要更加深刻。
“的确如此,其实说起来本王对于变法的看法,其实与存中兄一样,前几天临川先生希望通过我说服父皇,以达到变法的目的,不过我却拒绝了,可是很不巧的是,当时我大哥刚好闯进来,结果与临川先生一见如故,这让我也是十分的担心啊!”
“太子他……”沈括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惊,赵顼可是大宋未来的皇帝,就算是现在赵曙不同意变法,但等到赵顼登基,那可就没有能制止这场变法的到来了。
“唉,这也算是命运使然吧!”赵颜叹息着说出一句沈括听不懂的话,不过紧接着他又有些严肃的问道,“存中兄,想必现在学院里的学生们也都在讨论临川先生的事吧,不知他们对于临川先生是什么看法?若是我们把变法的事情传出去,你觉得学院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