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上)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九幽中文网 www.jyzw.net,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节!
文天祥等人在上书房一等就是两个时辰,感到非常恼火,别的不说,现在这种危急时刻谢道清居然出来捣乱,白白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罪过实在是太大了。他们无一不是事务缠身的人,军国之事多得忙都忙不过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南宋的命运,宝贵的时间给谢道清如此浪费,任谁心里也不会好受。只是他们碍于做臣子的本份,才没有表达出来,心急的高达都不知道在上书房里走了多少圈了。
正在文天祥他们焦虑不安的时候,李隽进来了,身后还有一个光头和尚,正是明霞大师。
“这位是明霞大师。”李隽为明霞大师介绍起来。
李隽这人新奇的想法太多,多得让文天祥他们都来不及接受,他们对李隽的评价是渊深若海,深不可测。这次他就更厉害了,居然带了一个光头和尚来参加御前会议,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就是翻遍历史书也是找不到,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之举了,文天祥他们惊讶得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
心急的高达马上就反对道:“皇上,你怎么让一个和尚来参加这种规格的御前会议,这不是胡闹吗?也太太太儿戏国事了。”要是眼神可以杀人的话,明霞大师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高达他们有这样的反应,李隽是一点也不奇怪,示意他们坐下,道:“高将军不要乱说,学有专精,人各有其能,这用人嘛自然是要因人而用之,不能一概而论之。明霞大师,请坐。”端过一张椅子。
“谢皇上。”明霞大师向文天祥他们施过礼,道个罪才坐了下来。
李隽坐下来,缓缓道:“明霞大师精通梵文,了解身毒国的风土人情,因而,我决定身毒就由明霞大师协助宜中他们。明霞大师早年到过身毒,对身毒很是了解,有大师协助你们将事半功倍。大师有道高僧,急于国难,愿意随商队去身毒,当翻译。”
文天祥等人方才明白为什么李隽会带明霞大师来参加这种规格的御前会议了,心想李隽用人真的是“不拘一格”,人尽其才,居然连和尚都派上了用场。
惊讶之余又很是佩服,文天祥道:“皇上圣明!唯才是举,大宋之福!百姓之福!”
高达他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文天祥的说法。
李隽要求培养翻译人才这一思想给很好地给执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翻译人才。同时,也为日后“大宋外国语学院”的创建打好了基础。外国语学院里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就是以明霞大师为首的一群光头和尚教授梵语,这成为一段佳话。
“你们要记住一点,对外交流、贸易要做到机智灵活,不要墨守成规,能灵活处理的就灵活处理。”李隽一脸严肃地赐予真言。
这话的意思表面上听起来是在说处理事情时要灵活,实际上的意思是说在对外贸易中能坑就坑,能占便宜就占便宜,能占多少就占多少。李隽很有修养,说得很有技巧。
文天祥,陈宜中,陆秀夫,赵良淳,明霞大师他们万万想不到温文尔雅的李隽居然还有这么一副商人本质,忍住心中的好笑点头称是。
心直嘴快的高达笑呵呵地说:“皇上,你说得太对了,有便宜不占也太坑自家了。”文天祥扯了一下高达的袖口,便个眼色,高达忙改口说:“咱华夏是礼仪之邦,自然是公平对待,公平对待。”
他的表演真的成了欲盖弥彰,李隽忍不住莞尔,文天祥他们也是相顾微笑,明霞大师不停地口喧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李隽凝思了一下,接着道:“自古以来,富饶的江南是天然的粮仓,坚壁清野以后,大部分将成为无人地区,不仅得不到足够的粮食,反而成为一个包袱。连年战争,朝庭粮食储备早就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再出现大规模的难民,必然要闹粮荒,粮食就成为头号难题。我思虑再三,来年的粮食只好从南方,主要从闽越地区和珠江三角洲调运粮食,解决危机。陈宜中,陆秀夫,你们到了以后,要抓好粮食生产,做好南粮北运的准备工作。”
“臣遵旨。”陈宜中和陆秀夫领旨。
这是高屋建瓴,真正意义上的远见卓识,就算是眼光独到之人也不见得能提前想到,文天祥佩服之极地道:“皇上深谋远虑实是让人钦佩。珠江三角洲土地肥美,固然是天然的粮仓,由于地处岭南之地,自古人口稀少,没有足够的人开垦荒地,致使良田无人耕种。臣以为,可以把难民向珠江三角洲疏导,在朝庭的帮助下,让他们生产自救,如此一来,既可以稳定社会治安,又给朝庭解决了安置难民的难题。”
李隽不得不赞叹文天祥什么事都想到头里去,点头道:“履善所言,我同意,我也是这个意思。我打算,政府发给耕牛,生产工具,头三年都不收税,第四年起开始实行十一税。我还打算,拨出一百万两银子成立一个粮食收购基金,收购富余粮食,用保护价格收购。如此一来,丰年,不会因为粮食大熟而减少收入。欠年,可以把收购的粮食出售,平抑粮价,不致于粮价飞涨。”
以保护价收购粮食,来平衡粮价,历朝历代都推行过,由于种种原因,百姓得到的实际好处有限。李隽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使得这一措施很好地执行,使得无数的百姓受益。
赵良淳站起来道:“皇上,朝庭正值多事之秋,最缺的就是银子,要是拨出一百万两银子,恐怕无法支付军饷,应付眼前局势,还请皇上三思。”
陈宜中,文天祥,陆秀夫和高达深表赞同,点头道:“是啊。皇上,赵大人所言有理,还请皇上三思。”
对于这点,李隽早就深思熟虑了,道:“这事,我计算过了。要是按照以往来推算,赵卿所言确为至理。现在,朝庭办了贾似道充公了五百万两银白银,可以应急。海外贸易开展得好,可以得到很多银两,再加上赋税,支撑三两年不会有问题。”
文天祥等人虽认为李隽讲得有理,仍是不能赞同。陈宜中奏道:“皇上,朝庭收税,历来是十税五,臣以为十税其一太轻,十税其二方可,还请皇上准奏。”
李隽不无遗憾地道:“历朝历代,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方法就是提高税率,这是个误区。粮食的产量是如此之低,实在是让人痛心,贫瘠的土地亩产量不足百斤,良田也不过三四百斤,老百姓本身就吃不饱,要是税率再提上去的话,无异于雪上加霜。你们都知道,在大宋那些贫穷的地方,有很多女人是靠喝粥渡日的,为了一家人的活路,她们不得不忍受这种痛苦,把粮食省下来给汉子吃,汉子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才能支撑家庭。高税率就是这一悲剧的催生物。”李隽站起身来,大声宣布:“我决不允许这种悲剧重演。”
李隽读史至此,每每掩卷长叹,为那些妇女的悲惨生活流泪,现在,自己有这个机会,可以为她们不再饿肚子做一点事,他是不会放过的。
李隽的话掷地有声,又悲天悯人,让人悚然动容,陈宜中,文天祥,赵良淳,高达,陆秀夫等人知道李隽所言不虚,忍不住叹息,脸露悲戚之色。
明霞大师不停地喧着佛号,不知道说了多少声“阿弥陀佛”。
文天祥等人在上书房一等就是两个时辰,感到非常恼火,别的不说,现在这种危急时刻谢道清居然出来捣乱,白白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罪过实在是太大了。他们无一不是事务缠身的人,军国之事多得忙都忙不过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南宋的命运,宝贵的时间给谢道清如此浪费,任谁心里也不会好受。只是他们碍于做臣子的本份,才没有表达出来,心急的高达都不知道在上书房里走了多少圈了。
正在文天祥他们焦虑不安的时候,李隽进来了,身后还有一个光头和尚,正是明霞大师。
“这位是明霞大师。”李隽为明霞大师介绍起来。
李隽这人新奇的想法太多,多得让文天祥他们都来不及接受,他们对李隽的评价是渊深若海,深不可测。这次他就更厉害了,居然带了一个光头和尚来参加御前会议,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就是翻遍历史书也是找不到,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之举了,文天祥他们惊讶得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
心急的高达马上就反对道:“皇上,你怎么让一个和尚来参加这种规格的御前会议,这不是胡闹吗?也太太太儿戏国事了。”要是眼神可以杀人的话,明霞大师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高达他们有这样的反应,李隽是一点也不奇怪,示意他们坐下,道:“高将军不要乱说,学有专精,人各有其能,这用人嘛自然是要因人而用之,不能一概而论之。明霞大师,请坐。”端过一张椅子。
“谢皇上。”明霞大师向文天祥他们施过礼,道个罪才坐了下来。
李隽坐下来,缓缓道:“明霞大师精通梵文,了解身毒国的风土人情,因而,我决定身毒就由明霞大师协助宜中他们。明霞大师早年到过身毒,对身毒很是了解,有大师协助你们将事半功倍。大师有道高僧,急于国难,愿意随商队去身毒,当翻译。”
文天祥等人方才明白为什么李隽会带明霞大师来参加这种规格的御前会议了,心想李隽用人真的是“不拘一格”,人尽其才,居然连和尚都派上了用场。
惊讶之余又很是佩服,文天祥道:“皇上圣明!唯才是举,大宋之福!百姓之福!”
高达他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文天祥的说法。
李隽要求培养翻译人才这一思想给很好地给执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翻译人才。同时,也为日后“大宋外国语学院”的创建打好了基础。外国语学院里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就是以明霞大师为首的一群光头和尚教授梵语,这成为一段佳话。
“你们要记住一点,对外交流、贸易要做到机智灵活,不要墨守成规,能灵活处理的就灵活处理。”李隽一脸严肃地赐予真言。
这话的意思表面上听起来是在说处理事情时要灵活,实际上的意思是说在对外贸易中能坑就坑,能占便宜就占便宜,能占多少就占多少。李隽很有修养,说得很有技巧。
文天祥,陈宜中,陆秀夫,赵良淳,明霞大师他们万万想不到温文尔雅的李隽居然还有这么一副商人本质,忍住心中的好笑点头称是。
心直嘴快的高达笑呵呵地说:“皇上,你说得太对了,有便宜不占也太坑自家了。”文天祥扯了一下高达的袖口,便个眼色,高达忙改口说:“咱华夏是礼仪之邦,自然是公平对待,公平对待。”
他的表演真的成了欲盖弥彰,李隽忍不住莞尔,文天祥他们也是相顾微笑,明霞大师不停地口喧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李隽凝思了一下,接着道:“自古以来,富饶的江南是天然的粮仓,坚壁清野以后,大部分将成为无人地区,不仅得不到足够的粮食,反而成为一个包袱。连年战争,朝庭粮食储备早就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再出现大规模的难民,必然要闹粮荒,粮食就成为头号难题。我思虑再三,来年的粮食只好从南方,主要从闽越地区和珠江三角洲调运粮食,解决危机。陈宜中,陆秀夫,你们到了以后,要抓好粮食生产,做好南粮北运的准备工作。”
“臣遵旨。”陈宜中和陆秀夫领旨。
这是高屋建瓴,真正意义上的远见卓识,就算是眼光独到之人也不见得能提前想到,文天祥佩服之极地道:“皇上深谋远虑实是让人钦佩。珠江三角洲土地肥美,固然是天然的粮仓,由于地处岭南之地,自古人口稀少,没有足够的人开垦荒地,致使良田无人耕种。臣以为,可以把难民向珠江三角洲疏导,在朝庭的帮助下,让他们生产自救,如此一来,既可以稳定社会治安,又给朝庭解决了安置难民的难题。”
李隽不得不赞叹文天祥什么事都想到头里去,点头道:“履善所言,我同意,我也是这个意思。我打算,政府发给耕牛,生产工具,头三年都不收税,第四年起开始实行十一税。我还打算,拨出一百万两银子成立一个粮食收购基金,收购富余粮食,用保护价格收购。如此一来,丰年,不会因为粮食大熟而减少收入。欠年,可以把收购的粮食出售,平抑粮价,不致于粮价飞涨。”
以保护价收购粮食,来平衡粮价,历朝历代都推行过,由于种种原因,百姓得到的实际好处有限。李隽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使得这一措施很好地执行,使得无数的百姓受益。
赵良淳站起来道:“皇上,朝庭正值多事之秋,最缺的就是银子,要是拨出一百万两银子,恐怕无法支付军饷,应付眼前局势,还请皇上三思。”
陈宜中,文天祥,陆秀夫和高达深表赞同,点头道:“是啊。皇上,赵大人所言有理,还请皇上三思。”
对于这点,李隽早就深思熟虑了,道:“这事,我计算过了。要是按照以往来推算,赵卿所言确为至理。现在,朝庭办了贾似道充公了五百万两银白银,可以应急。海外贸易开展得好,可以得到很多银两,再加上赋税,支撑三两年不会有问题。”
文天祥等人虽认为李隽讲得有理,仍是不能赞同。陈宜中奏道:“皇上,朝庭收税,历来是十税五,臣以为十税其一太轻,十税其二方可,还请皇上准奏。”
李隽不无遗憾地道:“历朝历代,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方法就是提高税率,这是个误区。粮食的产量是如此之低,实在是让人痛心,贫瘠的土地亩产量不足百斤,良田也不过三四百斤,老百姓本身就吃不饱,要是税率再提上去的话,无异于雪上加霜。你们都知道,在大宋那些贫穷的地方,有很多女人是靠喝粥渡日的,为了一家人的活路,她们不得不忍受这种痛苦,把粮食省下来给汉子吃,汉子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才能支撑家庭。高税率就是这一悲剧的催生物。”李隽站起身来,大声宣布:“我决不允许这种悲剧重演。”
李隽读史至此,每每掩卷长叹,为那些妇女的悲惨生活流泪,现在,自己有这个机会,可以为她们不再饿肚子做一点事,他是不会放过的。
李隽的话掷地有声,又悲天悯人,让人悚然动容,陈宜中,文天祥,赵良淳,高达,陆秀夫等人知道李隽所言不虚,忍不住叹息,脸露悲戚之色。
明霞大师不停地喧着佛号,不知道说了多少声“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