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帝都”级舰队航母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九幽中文网 www.jyzw.net,最快更新帝国争霸最新章节!
在获得四艘“龙江”级之后,准确说是在建造这四艘航母的时候,帝国海军就在考虑新式航母的事情。
这里,不得不提“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造成的影响。
站在帝国海军的立场上,“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对航母的限制,主要体就是总吨位与单舰吨位。至于其他的,比如主炮的最大口径,根本没影响,因为帝国海军就没打算在航母上安装大口径舰炮。
当然,吨位限制产生的影响就已经足够巨大了。
就拿狭夷海军来说,因为航母总吨位为三强的七成,只有十万五千吨。狭夷海军又不想退居第二梯队,只能尽最大努力压缩航母吨位,才弄出“苍隆”级这种标称排水量不到一万八千吨的舰队航母。由此产生了一连串的,波及广泛的恶劣问题。比如飞行甲板不够长,又没有合适的弹射器,发动机技术也不过关,所以狭夷海军格外重视舰载机的轻量化,搞出了零战这样的轻型战斗机。
其实,帝国海军受到的影响也很巨大。
虽然在华城谈判中,帝国与纽兰联邦共同坚持,与会各方对已有的轻型改造航母的归属达成一致。在解除武装之后,这些在条约落成之前改造而来,标准排水量不超过一万吨的小型航母不算在限制吨位之内,今后只能当训练航母使用。但是在四艘“龙江”级入列后,帝国海军剩下的航母吨为,也就只有五万吨标准排水量可用了。理论上,还能建造两艘跟“龙江”级相当的舰队航母。可现实的需求是,帝国海军希望能获得四艘,至少是三艘战斗力强悍的舰队航母。
理由也很简单,在帝国海军打算利用这五万吨的配额时,狭夷皇国与布兰王国已经再次走到一起。虽然在当时,纽兰联邦依然深陷“光荣孤立”的泥潭之中,还一度出现要跟梁夏帝国联手瓜分东望洋的舆论风头,但是帝国海军必须考虑两线作战的问题,也就需要更多的航母。
帝国海军至少需要考虑两个战略方向,东望洋与梵炎洋。
在一个战略方向上部署四艘航母,肯定不算多,三常备,一预备。
哪怕让充当预备力量的在两个方向上来回奔波,也就能减少一艘,仍然得增添三艘。
帝国海军在新历85年公开发布的首份招标书,准确说是意向招标书当中,明确要求把标准排水量限制在16700吨以内,最好能控制在12500吨以内。大概连自己都无法相信能在如此小的吨位以内实现舰队航母的所有战术指标,所以没有要求提交设计书,只需要完成概念设计。
当时,四艘“龙江”级都还在船台上,海军对下一代航母也不太积极。
折腾了近两年,到新历87年的年初,几家有资质的舰船设计院才提交了标书,不过都是在应付海军。
这些根本就不是设计书,连概念设计都算不上!
所有标书都在强调一个问题:12500吨方案肯定行不通,16700吨方案未必行得通。
到下半年,海军才跟南江舰船设计院、刺州舰船设计院、粤江舰船设计院、鲁东舰船设计院与辽南舰船设计院各签署了一份委托合同,让它们按照16700吨方案,拿出包含了主要性能指标的设计书。
结果,又拖了两年。
到新历89年,大萧条到来,国际局势就没那么美好了。
其实,国际局势在前几年就已经发生变化。
随着纽兰联邦加入,针对梁夏帝国的第二同盟集团正式成立。迢曼帝国跟洛克共和国实现了和解,帝国丧失仅有的传统盟友。帝国海军坚持用五万吨配额建三艘航母,就是感受到了渐渐迫近的战争威胁。
席卷全球的大萧条,反到帮助帝国海军走出了困境。
虽然受条约的限制,加强军备建设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是没有人怀疑,在国际局势恶化之后,列强都会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战后在“塞巴和约”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秩序必然会分崩离析。
到那时候,就要看谁的拳头硬了。
那么,还需要在乎航母的吨位吗?
在此之前,帝国海军的少壮派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准确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别再限制航母的吨位。
简单的说,帝国海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一场相对公平的战争中,同时击败三个重量级对手,那么帝国海军就不应该把航母的数量放在第一位,更应该关注质量,打造一支精悍的海上力量。
按当时的观点,五万吨配额,别说是四艘,即便三艘都嫌多,最好就两艘。
正是如此,南江舰船设计院与刺州舰船设计院率先转向,开始探讨在25000吨的框架内能够造出什么样的航母。
不是改造,是重新建造!
等大萧条爆发,少壮派发展壮大,25000吨方案迅速占据了上风,成为当时唯一能让海军接受的选择。
当然,南江舰船设计院与刺州舰船设计院给出了非常理想的答复。
在25000吨的标准排水量之内设计与建造的航母,肯定比“龙江”级强大,航空作战能力能提高20%。关键是,能通过重新设计来解决“龙江”级上那些根深蒂固的,已经困扰海军多年的问题。
比如,能设置更加牢固的防鱼雷隔舱,大幅度提高遭到鱼雷打击后的生存能力。
在刺州舰船设计院提出的方案中,还包含八十毫米飞行甲板装甲,以及二十毫米机库防破片装甲。
帝国海军回到“重装”路线上来,并且加快推进新航母设计工作,跟愈发严重的外来威胁是不无关系。
在帝国海军正式启动新航母的设计工作时,纽兰海军的“游骑兵”号已经动工,当时传闻是一艘舰队航母。在狭夷海军,也有一艘用重巡洋舰舰体改造来的,拖了好几年都没有建成的小型舰队航母。
此外,纽兰海军与狭夷海军都有新式舰队航母的设计与建造计划。
经过数年摸索之后,各列强已经对在条约框架下设计与建造航母有了更大把握,纷纷想着把剩余吨位用上。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狭夷海军连续建造了四艘舰队航母,纽兰海军则建造了三艘舰队航母与两艘小型舰队航母。即便情况比较特殊的布兰皇家海军,也在此后几年之内建造了数艘舰队航母。
帝国海军还能够无动于衷吗?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帝国海军正式启动了新航母的招标工程。
在新历92年年底,包括南江舰船设计院在内的五家有资质的设计院在规定时间内,先后提交了标书。
评审工作持续到新历93年中期,帝国海军才宣布南江舰船设计院的方案中标。
随后,帝国海军按传统,向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各订购一艘,并且保留了追加订购的选择权。
新历94年第一天,两艘航母同时在浦州与刺州开工。
只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两艘航母在新历96年年底才下水。
为了推卸责任,帝国海军与造船厂把工期反复拖延归结于大萧条,比如完全失控的通货膨胀。只不过,没人能否认,大量采用在当时还不成熟,存在巨大风险的先进技术与设备也是导致工期拖延的关键原因。
要说的话,这不是坏事。
正是在这两艘舰队航母上吃的亏,让帝国海军发现,通过堆砌超前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方式不但无法打造出一流战舰,还会引发难以控制的风险。正确的做法,其实是适当的放宽吨位等限制指标。
此外,在此期间完成的技术积累,为随后设计与建造更强大的航母打下了基础。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在设计阶段,南江舰船设计院的工程师,特别是总设计师赵禹严重低估了设计一种全新航母的难度,也高估了那些用来提升性能的先进技术、新式装备的研发速度。
用赵禹自己的话说:航母的系统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战列舰,包括他在内的舰船设计师与工程师没有从头到尾走一遍的经验,因此在进行全系统设计的时候,难免不被过分乐观的情绪左右。
在根本上,仍然是吨位太小。
正是因为对吨位的限制太过严厉,又要达到并不算低的性能指标,只能大量采用还没有成熟的新技术与新设备。
下水之后,舾装搞了一年多,在新历98年中期才完成。
只是,在随后进行的海军验收测试中,这两艘航母均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不够高,以及高速航行中容易上浪,在高海况下无法让舰载机升空,升降机的位置不合理。
结果就是,两艘航母又被送回造船厂。
直到新历99年的春节过后,才再次进行验收测试。
虽然仍然有很多问题没得到解决,但是在国际局势严重恶化的情况下,帝国海军急需这两艘航母来镇场子。
拖到新历99年5月初,在几个主要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两艘航母正式加入海军的战斗序列。在正式交付之后,造船厂派了一支工程队伍进驻两艘航母,随时解决在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直到11月,最后一批造船厂的工程人员才从航母上撤离。此后又返回刺州造船厂进行最后的检修,到大战爆发之后才重新加入了战斗序列。严格说,到这个时候才算正式服役。
按照新出台的战舰命名规范,两艘航母分别被命名为“帝都”号与“陪京”号。
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25000吨
满载排水量:32500吨
总长:255米
水线长度:242米
型宽:28.8米
吃水:8.1米
定员:1980人
飞行甲板长:259.5米
飞行甲板宽:33.5米
动力
锅炉:8台燃油锅炉
主机:4台蒸汽轮机
功率:160000轴马力
推进:4轴4桨
航速:33.5节
续航力:12500海里/12节
武备
高射炮:16门130毫米/L40型(8×2),24门40毫米/L65型(6×4),30门25毫米/L70型(30×1)
载机
通常配置:一个舰载航空兵大队,下设三个战斗机中队、三个轰炸机中队、三个鱼雷机中队与一个用鱼雷机的侦查中队。
战斗机:25架(24+1)
俯冲轰炸机:25架(24+1)
鱼雷攻击机:29架(24+1+4)
总共79架
跟初始状态的“龙江”级比,“帝都”级最主要的改进,其实是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高压锅炉,大幅度减少了动力系统占用的空间,为其他设施与设备腾出了地方,比如能够装载更多的燃油。
这套动力系统同样让“帝都”级吃够苦头。
延迟交付,没能通过海军的验收,全都跟这套动力系统有关。
所幸的是,在修修补补大半年后,小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只要把输出功率控制在15万马力以内,就能够稳定运行。由此产生的最严重的影响,只是让最高航速降低一节。不管怎么看,32.5节的最高航速并不是不可接受,而且在实际操作当中,对正常作战使用几乎没有影响。
真正的变化其实发生在最不起眼,也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舰体结构。
没错。
跟“龙江”级相比,简直是脱胎换骨。
“帝都”级是第一种完全放弃了装甲防护设计,准确说是传统防御思想的大型战舰,同时是第一种按照“战场生存理论”设计的,采用小分舱布局,强调“受损不沉”总体生存能力的航母。
说得直接一点,从设计开始,“帝都”级就不强调能扛住多大的炸弹,能顶住多少条鱼雷的连续打击,更别说挡住巨炮的穿甲弹,而是着重强调了,在遭到打击、甚至是重创之后不会沉没。
为此,“帝都”级几乎取消了所有的装甲。
在舰体的水下部位,虽然也有防鱼雷隔舱,但是跟传统的防鱼雷隔舱不同,其设计的核心思想是耗散鱼雷爆炸时产生的冲击,避免战舰的主体结构遭到破坏,以及尽量减少进水舱室的数量。
为此,舰体被分成大大小小的三千多个水密舱!
关键还有,除了锅炉舱、轮机舱与机库等没办法缩小的大型舱室,其他所有水密舱的尺寸都受到严格控制。也正是受此影响,总共设置了二十四座油库、十三座弹药库与五座危险物品仓库,还全在水线以下,均有完善的消防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确保储存在里面的燃油与弹药等物品的安全。
后来被舰船设计师奉为圣典的“一半与三分之一”定律,就是在此诞生的。
简单的说,战舰任何一舷有一半舱室进水,以及水线以下有三分之一舱室进水,都必须保证不沉。
这种走极端的设计,赋予了两艘航母极为顽强的生命力。
根据战后统计,“帝都”号与“陪京”号,被各国分别“击沉”了七次与六次。实际结果是,两航母多次遭受重创,多次被敌人当成已经战沉,可最终都坚持了下来,并且在修复之后重返战场。
为此,纽兰联邦的情报机构还一度认为帝国海军建造了十几艘“帝都”级。
“帝都”级也以“打不死的小强”而声名远扬。
只是,走极端的设计方法肯定有很多问题。
比如,航空作战能力不但没比“龙江”级提高,反而因为飞行甲板缩短十多米,而有明显的降低。在大战前期,特别是渡过开战初期的紧张时期后,两艘“帝都”级都把舰载机的数量控制在七十架作用,尽量不在飞行甲板上停放,提高飞行甲板的运作效率,更有效的发挥舰载机的战斗力。
还有,其糟糕的稳定性,导致很难像“龙江”级那样通过安装外飘甲板来增加高射炮的跑位。在整个战争期间,两艘“帝都”级的高射火力都略显不足,而且好几次被炸伤都与之有关。
如果能增加一万吨,哪怕是几千吨排水量,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正是如此,两艘“帝都”级下水舾装期间,帝国海军很爽快的取消了后继订单,责成南江舰船设计院跟刺州舰船设计院合作,在另外三家大型设计院的协助之下,开发下一代舰队航母。
这次,帝国海军不对吨位做限制。
限制的是造价。
简单的说,在“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作废后,吨位就不再是设计战舰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了。
只是,随大战逼近,必须控制战舰的建造成本,也就是造价。
必须承认,“帝都”级不算完美,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受损不沉”的设计理念对航母、乃至对所有的战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哪怕几十年之后,各国舰船设计师依然将该设计理念当成金科玉律。
客观的说,“帝都”级并不算差。
跟同一时代的航母,比如狭夷海军的“苍隆”级,纽兰海军的“约城”级,这样的条约航母比较,“帝都”级不但不差,还有很多醒目的亮点。更何况,“帝都”级是唯一没有在大战中被击沉的条约航母。仅此一点就能够证明,“帝都”级在设计上确实有很多值得肯定的成功之处。
此外,做为新锐的舰队航母,在大战初期,特别是在“岭河”号战沉,“横江”号遭到重创之后,“帝都”号与“陪京”号撑起了帝国海军半边天,陪伴帝国海军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这两艘航母,绝对是帝国海军在大战中的功勋舰!
在获得四艘“龙江”级之后,准确说是在建造这四艘航母的时候,帝国海军就在考虑新式航母的事情。
这里,不得不提“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造成的影响。
站在帝国海军的立场上,“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对航母的限制,主要体就是总吨位与单舰吨位。至于其他的,比如主炮的最大口径,根本没影响,因为帝国海军就没打算在航母上安装大口径舰炮。
当然,吨位限制产生的影响就已经足够巨大了。
就拿狭夷海军来说,因为航母总吨位为三强的七成,只有十万五千吨。狭夷海军又不想退居第二梯队,只能尽最大努力压缩航母吨位,才弄出“苍隆”级这种标称排水量不到一万八千吨的舰队航母。由此产生了一连串的,波及广泛的恶劣问题。比如飞行甲板不够长,又没有合适的弹射器,发动机技术也不过关,所以狭夷海军格外重视舰载机的轻量化,搞出了零战这样的轻型战斗机。
其实,帝国海军受到的影响也很巨大。
虽然在华城谈判中,帝国与纽兰联邦共同坚持,与会各方对已有的轻型改造航母的归属达成一致。在解除武装之后,这些在条约落成之前改造而来,标准排水量不超过一万吨的小型航母不算在限制吨位之内,今后只能当训练航母使用。但是在四艘“龙江”级入列后,帝国海军剩下的航母吨为,也就只有五万吨标准排水量可用了。理论上,还能建造两艘跟“龙江”级相当的舰队航母。可现实的需求是,帝国海军希望能获得四艘,至少是三艘战斗力强悍的舰队航母。
理由也很简单,在帝国海军打算利用这五万吨的配额时,狭夷皇国与布兰王国已经再次走到一起。虽然在当时,纽兰联邦依然深陷“光荣孤立”的泥潭之中,还一度出现要跟梁夏帝国联手瓜分东望洋的舆论风头,但是帝国海军必须考虑两线作战的问题,也就需要更多的航母。
帝国海军至少需要考虑两个战略方向,东望洋与梵炎洋。
在一个战略方向上部署四艘航母,肯定不算多,三常备,一预备。
哪怕让充当预备力量的在两个方向上来回奔波,也就能减少一艘,仍然得增添三艘。
帝国海军在新历85年公开发布的首份招标书,准确说是意向招标书当中,明确要求把标准排水量限制在16700吨以内,最好能控制在12500吨以内。大概连自己都无法相信能在如此小的吨位以内实现舰队航母的所有战术指标,所以没有要求提交设计书,只需要完成概念设计。
当时,四艘“龙江”级都还在船台上,海军对下一代航母也不太积极。
折腾了近两年,到新历87年的年初,几家有资质的舰船设计院才提交了标书,不过都是在应付海军。
这些根本就不是设计书,连概念设计都算不上!
所有标书都在强调一个问题:12500吨方案肯定行不通,16700吨方案未必行得通。
到下半年,海军才跟南江舰船设计院、刺州舰船设计院、粤江舰船设计院、鲁东舰船设计院与辽南舰船设计院各签署了一份委托合同,让它们按照16700吨方案,拿出包含了主要性能指标的设计书。
结果,又拖了两年。
到新历89年,大萧条到来,国际局势就没那么美好了。
其实,国际局势在前几年就已经发生变化。
随着纽兰联邦加入,针对梁夏帝国的第二同盟集团正式成立。迢曼帝国跟洛克共和国实现了和解,帝国丧失仅有的传统盟友。帝国海军坚持用五万吨配额建三艘航母,就是感受到了渐渐迫近的战争威胁。
席卷全球的大萧条,反到帮助帝国海军走出了困境。
虽然受条约的限制,加强军备建设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是没有人怀疑,在国际局势恶化之后,列强都会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战后在“塞巴和约”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秩序必然会分崩离析。
到那时候,就要看谁的拳头硬了。
那么,还需要在乎航母的吨位吗?
在此之前,帝国海军的少壮派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准确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别再限制航母的吨位。
简单的说,帝国海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一场相对公平的战争中,同时击败三个重量级对手,那么帝国海军就不应该把航母的数量放在第一位,更应该关注质量,打造一支精悍的海上力量。
按当时的观点,五万吨配额,别说是四艘,即便三艘都嫌多,最好就两艘。
正是如此,南江舰船设计院与刺州舰船设计院率先转向,开始探讨在25000吨的框架内能够造出什么样的航母。
不是改造,是重新建造!
等大萧条爆发,少壮派发展壮大,25000吨方案迅速占据了上风,成为当时唯一能让海军接受的选择。
当然,南江舰船设计院与刺州舰船设计院给出了非常理想的答复。
在25000吨的标准排水量之内设计与建造的航母,肯定比“龙江”级强大,航空作战能力能提高20%。关键是,能通过重新设计来解决“龙江”级上那些根深蒂固的,已经困扰海军多年的问题。
比如,能设置更加牢固的防鱼雷隔舱,大幅度提高遭到鱼雷打击后的生存能力。
在刺州舰船设计院提出的方案中,还包含八十毫米飞行甲板装甲,以及二十毫米机库防破片装甲。
帝国海军回到“重装”路线上来,并且加快推进新航母设计工作,跟愈发严重的外来威胁是不无关系。
在帝国海军正式启动新航母的设计工作时,纽兰海军的“游骑兵”号已经动工,当时传闻是一艘舰队航母。在狭夷海军,也有一艘用重巡洋舰舰体改造来的,拖了好几年都没有建成的小型舰队航母。
此外,纽兰海军与狭夷海军都有新式舰队航母的设计与建造计划。
经过数年摸索之后,各列强已经对在条约框架下设计与建造航母有了更大把握,纷纷想着把剩余吨位用上。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狭夷海军连续建造了四艘舰队航母,纽兰海军则建造了三艘舰队航母与两艘小型舰队航母。即便情况比较特殊的布兰皇家海军,也在此后几年之内建造了数艘舰队航母。
帝国海军还能够无动于衷吗?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帝国海军正式启动了新航母的招标工程。
在新历92年年底,包括南江舰船设计院在内的五家有资质的设计院在规定时间内,先后提交了标书。
评审工作持续到新历93年中期,帝国海军才宣布南江舰船设计院的方案中标。
随后,帝国海军按传统,向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各订购一艘,并且保留了追加订购的选择权。
新历94年第一天,两艘航母同时在浦州与刺州开工。
只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两艘航母在新历96年年底才下水。
为了推卸责任,帝国海军与造船厂把工期反复拖延归结于大萧条,比如完全失控的通货膨胀。只不过,没人能否认,大量采用在当时还不成熟,存在巨大风险的先进技术与设备也是导致工期拖延的关键原因。
要说的话,这不是坏事。
正是在这两艘舰队航母上吃的亏,让帝国海军发现,通过堆砌超前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方式不但无法打造出一流战舰,还会引发难以控制的风险。正确的做法,其实是适当的放宽吨位等限制指标。
此外,在此期间完成的技术积累,为随后设计与建造更强大的航母打下了基础。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在设计阶段,南江舰船设计院的工程师,特别是总设计师赵禹严重低估了设计一种全新航母的难度,也高估了那些用来提升性能的先进技术、新式装备的研发速度。
用赵禹自己的话说:航母的系统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战列舰,包括他在内的舰船设计师与工程师没有从头到尾走一遍的经验,因此在进行全系统设计的时候,难免不被过分乐观的情绪左右。
在根本上,仍然是吨位太小。
正是因为对吨位的限制太过严厉,又要达到并不算低的性能指标,只能大量采用还没有成熟的新技术与新设备。
下水之后,舾装搞了一年多,在新历98年中期才完成。
只是,在随后进行的海军验收测试中,这两艘航母均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不够高,以及高速航行中容易上浪,在高海况下无法让舰载机升空,升降机的位置不合理。
结果就是,两艘航母又被送回造船厂。
直到新历99年的春节过后,才再次进行验收测试。
虽然仍然有很多问题没得到解决,但是在国际局势严重恶化的情况下,帝国海军急需这两艘航母来镇场子。
拖到新历99年5月初,在几个主要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两艘航母正式加入海军的战斗序列。在正式交付之后,造船厂派了一支工程队伍进驻两艘航母,随时解决在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直到11月,最后一批造船厂的工程人员才从航母上撤离。此后又返回刺州造船厂进行最后的检修,到大战爆发之后才重新加入了战斗序列。严格说,到这个时候才算正式服役。
按照新出台的战舰命名规范,两艘航母分别被命名为“帝都”号与“陪京”号。
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25000吨
满载排水量:32500吨
总长:255米
水线长度:242米
型宽:28.8米
吃水:8.1米
定员:1980人
飞行甲板长:259.5米
飞行甲板宽:33.5米
动力
锅炉:8台燃油锅炉
主机:4台蒸汽轮机
功率:160000轴马力
推进:4轴4桨
航速:33.5节
续航力:12500海里/12节
武备
高射炮:16门130毫米/L40型(8×2),24门40毫米/L65型(6×4),30门25毫米/L70型(30×1)
载机
通常配置:一个舰载航空兵大队,下设三个战斗机中队、三个轰炸机中队、三个鱼雷机中队与一个用鱼雷机的侦查中队。
战斗机:25架(24+1)
俯冲轰炸机:25架(24+1)
鱼雷攻击机:29架(24+1+4)
总共79架
跟初始状态的“龙江”级比,“帝都”级最主要的改进,其实是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高压锅炉,大幅度减少了动力系统占用的空间,为其他设施与设备腾出了地方,比如能够装载更多的燃油。
这套动力系统同样让“帝都”级吃够苦头。
延迟交付,没能通过海军的验收,全都跟这套动力系统有关。
所幸的是,在修修补补大半年后,小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只要把输出功率控制在15万马力以内,就能够稳定运行。由此产生的最严重的影响,只是让最高航速降低一节。不管怎么看,32.5节的最高航速并不是不可接受,而且在实际操作当中,对正常作战使用几乎没有影响。
真正的变化其实发生在最不起眼,也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舰体结构。
没错。
跟“龙江”级相比,简直是脱胎换骨。
“帝都”级是第一种完全放弃了装甲防护设计,准确说是传统防御思想的大型战舰,同时是第一种按照“战场生存理论”设计的,采用小分舱布局,强调“受损不沉”总体生存能力的航母。
说得直接一点,从设计开始,“帝都”级就不强调能扛住多大的炸弹,能顶住多少条鱼雷的连续打击,更别说挡住巨炮的穿甲弹,而是着重强调了,在遭到打击、甚至是重创之后不会沉没。
为此,“帝都”级几乎取消了所有的装甲。
在舰体的水下部位,虽然也有防鱼雷隔舱,但是跟传统的防鱼雷隔舱不同,其设计的核心思想是耗散鱼雷爆炸时产生的冲击,避免战舰的主体结构遭到破坏,以及尽量减少进水舱室的数量。
为此,舰体被分成大大小小的三千多个水密舱!
关键还有,除了锅炉舱、轮机舱与机库等没办法缩小的大型舱室,其他所有水密舱的尺寸都受到严格控制。也正是受此影响,总共设置了二十四座油库、十三座弹药库与五座危险物品仓库,还全在水线以下,均有完善的消防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确保储存在里面的燃油与弹药等物品的安全。
后来被舰船设计师奉为圣典的“一半与三分之一”定律,就是在此诞生的。
简单的说,战舰任何一舷有一半舱室进水,以及水线以下有三分之一舱室进水,都必须保证不沉。
这种走极端的设计,赋予了两艘航母极为顽强的生命力。
根据战后统计,“帝都”号与“陪京”号,被各国分别“击沉”了七次与六次。实际结果是,两航母多次遭受重创,多次被敌人当成已经战沉,可最终都坚持了下来,并且在修复之后重返战场。
为此,纽兰联邦的情报机构还一度认为帝国海军建造了十几艘“帝都”级。
“帝都”级也以“打不死的小强”而声名远扬。
只是,走极端的设计方法肯定有很多问题。
比如,航空作战能力不但没比“龙江”级提高,反而因为飞行甲板缩短十多米,而有明显的降低。在大战前期,特别是渡过开战初期的紧张时期后,两艘“帝都”级都把舰载机的数量控制在七十架作用,尽量不在飞行甲板上停放,提高飞行甲板的运作效率,更有效的发挥舰载机的战斗力。
还有,其糟糕的稳定性,导致很难像“龙江”级那样通过安装外飘甲板来增加高射炮的跑位。在整个战争期间,两艘“帝都”级的高射火力都略显不足,而且好几次被炸伤都与之有关。
如果能增加一万吨,哪怕是几千吨排水量,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正是如此,两艘“帝都”级下水舾装期间,帝国海军很爽快的取消了后继订单,责成南江舰船设计院跟刺州舰船设计院合作,在另外三家大型设计院的协助之下,开发下一代舰队航母。
这次,帝国海军不对吨位做限制。
限制的是造价。
简单的说,在“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作废后,吨位就不再是设计战舰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了。
只是,随大战逼近,必须控制战舰的建造成本,也就是造价。
必须承认,“帝都”级不算完美,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受损不沉”的设计理念对航母、乃至对所有的战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哪怕几十年之后,各国舰船设计师依然将该设计理念当成金科玉律。
客观的说,“帝都”级并不算差。
跟同一时代的航母,比如狭夷海军的“苍隆”级,纽兰海军的“约城”级,这样的条约航母比较,“帝都”级不但不差,还有很多醒目的亮点。更何况,“帝都”级是唯一没有在大战中被击沉的条约航母。仅此一点就能够证明,“帝都”级在设计上确实有很多值得肯定的成功之处。
此外,做为新锐的舰队航母,在大战初期,特别是在“岭河”号战沉,“横江”号遭到重创之后,“帝都”号与“陪京”号撑起了帝国海军半边天,陪伴帝国海军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这两艘航母,绝对是帝国海军在大战中的功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