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走向联合(六)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九幽中文网 www.jyzw.net,最快更新三国之无限乱入最新章节!
第八个,蚩尤,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约在5000多年以前,蚩尤部落与炎黄部落发生了涿鹿之战,蚩尤战死,部分东夷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华夏族,而部分没有融入炎黄集团的部落,就形成了苗族的最早主体。
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这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使阳谷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当时,蚩尤统率的九黎部落联盟,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是一个面对海河而生长起来的部落,是当时三大部落联盟中最强大的部落联盟,物质文明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借助当地的地理、气候、水源等优越条件,发明了谷物种植,已经开始由采集、渔牧、游牧向农业发展,这是历史和文明的一大进步,是对古代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而谷物种植就需要育苗、移苗、壮苗等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苗"字来给蚩尤的子孙命名为"苗族"。与此同时,他们还能创制较精美的陶器,手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这也是对中国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
蚩尤发明了金属冶炼和金属兵器的制造。
蚩尤"以金作兵器",是金属冶炼的最早发明者。"蚩尤不但是金属冶炼的最早发明者,而且也是金属兵器制造的最早发明者,蚩尤能以金为兵,制作"剑铠矛戟"。冶炼业的出现具有划进代意义,从此,人类开始进入了使用金属工具的时代,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次新的飞跃。
蚩尤是建立法规、实行法制的最早创造者和施行者。
在古代中国,蚩尤首创法规,实施刑事法,以肃纲纪。《周书?吕刑》说:"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路史?后纪四?蚩尤传》在记述蚩尤被擒杀后说:"后代圣人著其尊彝,以为贪戎。"罗萍注曰:"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我著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戎"。《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说:"灵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状。"这也说明蚩尤严格实行法制而树立了威严的形象和产生了浓远影响。同时,郑玄注曰:"苗民,谓九黎裔也。""上效蚩尤重刑以变九黎言苗民者。"这也同样说明,蚩尤是刑法的首创者和施行者。有的史料还说,兵器和刑法是蚩尤发明的,后来被黄帝部落集团效法。可见,蚩尤乃是中国古代法制的缔造者。
蚩尤虽然在儒家典籍中形象负面,但民间一直有崇拜蚩尤的传统,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一带有相关的崇拜活动。如南朝任昉的《述异志》记载冀州(今河北)有乐名《蚩尤戏》,民人头戴牛角而相抵;在太原的村落中人们祭蚩尤神。秦始皇亲祭蚩尤,为八神之一的战神,后世帝王、武将出征之前常祭拜蚩尤以求庇佑。传说蚩尤战败,身首异处,其墓即"蚩尤冢"也有多处,亦有民祭祀。山东省巨野县还在2001年斥资重建蚩尤墓并修建了"蚩尤广场"。
相对于汉族一般自认炎黄子孙,苗族则持续以蚩尤为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ChibYeulLaol),"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是否就是蚩尤,尚有争论。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藏"时,也要首先祭始祖"姜尤"。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
兵器和刑法是蚩尤发明的,后来被黄帝部落集团效法。可见,蚩尤乃是中国古代法制的缔造者。
第九位,共工,又称共工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先秦古书《列子?汤问》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颛顼不合,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愤怒地撞上不周山而告终。
《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这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个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徐旭生说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郭沫若说:共工氏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这个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后来,这里往西的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
共工是古代传说中神农氏的后代,属于炎帝一族,身为水神,共工有人的面孔、手足和蛇的身体。在黄帝的继承人颛顼治世的时代反叛,被颛顼击败,共工怒而头撞不周山(传说中支撑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西北倾斜。之后共工仍不断地作乱(代表洪水的爆发),最后被禹杀死(指治水成功)。
共工,炎帝裔。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
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工与颛顼之战。
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神农(《雕玉集?壮力》),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路史?太吴纪》)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由禹为黄帝系统人物,当亦系黄炎战争之余绪。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传说则谓: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妹。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相争,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举,似更原始。
《列子》又名《冲虚至德真经》,是春秋战国列子与其弟子门人所做。
记载云:"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意思是:天地也是物体。物体自有不足之处,所以过去女娲氏烧炼五种颜色的石头去弥补天地的空缺,砍断鳖鱼的四只脚去撑起天地的四角。后来共工氏与颛项争夺帝位,因愤怒而碰到了不周山,折断了顶着天的柱子,扯断了拉着地的绳子,天往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运动;地往东南方向下陷,所以江河湖水都向东南流淌汇集。[2]
《史记?补三皇本纪》:"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
记载云:"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意思是: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为帝,失败了,于是(共工)发怒(用头)去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太阳、月亮、星星都朝西北方移动;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湖流水都朝东南方向流去。
这则神话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来解释"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江河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的现象。
第十位,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为夏官官名与大司马是同义词。祝融是楚国社会公认的楚国始祖,也是炎帝的火师。
《晋书》有记载:"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祝融是夏官的官名。除了《晋书》以外《左传》也有祝融是夏官官名的记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里面提到的木正即春官,火正即夏官,金正即秋官,水正即冬官。所以《左传》所说的火正曰祝融,意思就是夏官的官名叫祝融。《史记.楚世家》说:重黎居火正就被命曰祝融,吴回复居火正就为祝融。楚国始祖祝融本名重黎,因为火官的身份而被帝喾命名为祝融。
祝融以火施化,号赤帝,后尊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古时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葬衡阳市南岳区祝融峰。祝融氏酋长燧人,在世界史上最早发明了钻木取火、最早创建了集市,祝融氏燧人为三皇之一,号为三皇中的西皇。祝融氏是西皇所在的氏族,祝融氏即西皇氏。祝融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融是荧火虫,像星星一样闪光,在黑夜里明亮;祝是祭祀,祭火,祭光明,祭祀天帝。
第八个,蚩尤,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约在5000多年以前,蚩尤部落与炎黄部落发生了涿鹿之战,蚩尤战死,部分东夷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华夏族,而部分没有融入炎黄集团的部落,就形成了苗族的最早主体。
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这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使阳谷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当时,蚩尤统率的九黎部落联盟,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是一个面对海河而生长起来的部落,是当时三大部落联盟中最强大的部落联盟,物质文明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借助当地的地理、气候、水源等优越条件,发明了谷物种植,已经开始由采集、渔牧、游牧向农业发展,这是历史和文明的一大进步,是对古代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而谷物种植就需要育苗、移苗、壮苗等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苗"字来给蚩尤的子孙命名为"苗族"。与此同时,他们还能创制较精美的陶器,手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这也是对中国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
蚩尤发明了金属冶炼和金属兵器的制造。
蚩尤"以金作兵器",是金属冶炼的最早发明者。"蚩尤不但是金属冶炼的最早发明者,而且也是金属兵器制造的最早发明者,蚩尤能以金为兵,制作"剑铠矛戟"。冶炼业的出现具有划进代意义,从此,人类开始进入了使用金属工具的时代,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次新的飞跃。
蚩尤是建立法规、实行法制的最早创造者和施行者。
在古代中国,蚩尤首创法规,实施刑事法,以肃纲纪。《周书?吕刑》说:"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路史?后纪四?蚩尤传》在记述蚩尤被擒杀后说:"后代圣人著其尊彝,以为贪戎。"罗萍注曰:"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我著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戎"。《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说:"灵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状。"这也说明蚩尤严格实行法制而树立了威严的形象和产生了浓远影响。同时,郑玄注曰:"苗民,谓九黎裔也。""上效蚩尤重刑以变九黎言苗民者。"这也同样说明,蚩尤是刑法的首创者和施行者。有的史料还说,兵器和刑法是蚩尤发明的,后来被黄帝部落集团效法。可见,蚩尤乃是中国古代法制的缔造者。
蚩尤虽然在儒家典籍中形象负面,但民间一直有崇拜蚩尤的传统,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一带有相关的崇拜活动。如南朝任昉的《述异志》记载冀州(今河北)有乐名《蚩尤戏》,民人头戴牛角而相抵;在太原的村落中人们祭蚩尤神。秦始皇亲祭蚩尤,为八神之一的战神,后世帝王、武将出征之前常祭拜蚩尤以求庇佑。传说蚩尤战败,身首异处,其墓即"蚩尤冢"也有多处,亦有民祭祀。山东省巨野县还在2001年斥资重建蚩尤墓并修建了"蚩尤广场"。
相对于汉族一般自认炎黄子孙,苗族则持续以蚩尤为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ChibYeulLaol),"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是否就是蚩尤,尚有争论。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藏"时,也要首先祭始祖"姜尤"。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
兵器和刑法是蚩尤发明的,后来被黄帝部落集团效法。可见,蚩尤乃是中国古代法制的缔造者。
第九位,共工,又称共工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先秦古书《列子?汤问》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颛顼不合,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愤怒地撞上不周山而告终。
《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这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个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徐旭生说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郭沫若说:共工氏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这个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后来,这里往西的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
共工是古代传说中神农氏的后代,属于炎帝一族,身为水神,共工有人的面孔、手足和蛇的身体。在黄帝的继承人颛顼治世的时代反叛,被颛顼击败,共工怒而头撞不周山(传说中支撑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西北倾斜。之后共工仍不断地作乱(代表洪水的爆发),最后被禹杀死(指治水成功)。
共工,炎帝裔。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
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工与颛顼之战。
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神农(《雕玉集?壮力》),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路史?太吴纪》)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由禹为黄帝系统人物,当亦系黄炎战争之余绪。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传说则谓: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妹。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相争,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举,似更原始。
《列子》又名《冲虚至德真经》,是春秋战国列子与其弟子门人所做。
记载云:"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意思是:天地也是物体。物体自有不足之处,所以过去女娲氏烧炼五种颜色的石头去弥补天地的空缺,砍断鳖鱼的四只脚去撑起天地的四角。后来共工氏与颛项争夺帝位,因愤怒而碰到了不周山,折断了顶着天的柱子,扯断了拉着地的绳子,天往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运动;地往东南方向下陷,所以江河湖水都向东南流淌汇集。[2]
《史记?补三皇本纪》:"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
记载云:"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意思是: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为帝,失败了,于是(共工)发怒(用头)去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太阳、月亮、星星都朝西北方移动;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湖流水都朝东南方向流去。
这则神话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来解释"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江河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的现象。
第十位,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为夏官官名与大司马是同义词。祝融是楚国社会公认的楚国始祖,也是炎帝的火师。
《晋书》有记载:"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祝融是夏官的官名。除了《晋书》以外《左传》也有祝融是夏官官名的记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里面提到的木正即春官,火正即夏官,金正即秋官,水正即冬官。所以《左传》所说的火正曰祝融,意思就是夏官的官名叫祝融。《史记.楚世家》说:重黎居火正就被命曰祝融,吴回复居火正就为祝融。楚国始祖祝融本名重黎,因为火官的身份而被帝喾命名为祝融。
祝融以火施化,号赤帝,后尊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古时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葬衡阳市南岳区祝融峰。祝融氏酋长燧人,在世界史上最早发明了钻木取火、最早创建了集市,祝融氏燧人为三皇之一,号为三皇中的西皇。祝融氏是西皇所在的氏族,祝融氏即西皇氏。祝融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融是荧火虫,像星星一样闪光,在黑夜里明亮;祝是祭祀,祭火,祭光明,祭祀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