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釜底抽薪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九幽中文网 www.jyzw.net,最快更新天下最新章节!
第三百二十章 釜底抽薪
亲王坐镇地方一直便是历朝历代统治者考虑的一件大事,尽管它能有效地控制地方,防止有异心的臣下作乱,能维护统治家族对国家的占有,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
周朝的分封导致了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汉初分封出现七王之乱,后世的统治者无不吸取教训,尽量避免分封之事再出现,一直到明初朱元璋的分封,很快便又出现了靖难之争。
对于唐朝,分封之事也是时有时无,唐初时太宗李世民曾经封亲王到过地方,但时间很短暂,到了中唐,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西逃巴蜀,他随即将几个儿子分封去地方掌军,很快便出现了永王之乱,尽管唐肃宗镇压了亲王们做乱,但安史之乱留下来的藩镇割据却一直影响百年,最终导致唐朝灭亡。
这次李隆基将亲王坐镇地方,也是一种变相的分封,由杨国忠提议,尽管杨国忠的本意是想制衡皇太孙的权力,但这个提案却没有遭到其他重臣(包括李林甫在内)的反对,李隆基也采纳了,这实在是因为众人都看到了危机的严重程度,内地空虚无兵,兵力都集中在了边疆重镇,由节度使独揽大权,安禄山、哥舒翰、李庆安、安思顺、高仙芝等等,一旦他们中的某人心怀异心,举兵造反,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其中又以安禄山和哥舒翰首当其冲,他们的兵力离关中太近,但直接夺取两人的兵权,似乎又有点不妥,李隆基便采用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对于比较信任的安禄山,他没有派亲王坐镇河北,只是加强了监军的权力,又封荣王李琬为河东节度使,作为缓冲带。
最近他又比较宠爱武贤仪,便封武贤仪所生的小儿子西凉王李璇为陇右节度副使,协助哥舒翰领兵,又封武贤仪所生的另一个儿子汴哀王李璥为单于都护府大都护兼朔方节度副使,坐镇九原,实际上就是监视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又统帅内附的北胡诸兵近三万人和驻九原的两万军队,这其实已经在逐步夺取安思顺的军权了。
在各大节度使中,对朝廷威胁最小的便岭南五府经略使,那里有兵力一万五千人,五府经略使何履光年年跋山涉水来朝中述职,又有宦官吕太一为监军,一直很稳定,李隆基也没有考虑。
其次安西节度使因为地方遥远,对关中的影响也不大,按理也可以不用派亲王坐镇,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现在李隆基最嫉恨的便是安西节度使李庆安,他甚至不惜派长子庆王去坐镇安西。
原因很简单,他一直思而不得的女人便是被李庆安夺走了,这对一生收集了四万多后宫的李隆基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原本他还想用李庆安来扶持孙子,但就在李庆安娶独孤明月的那一晚,他的杀机出现了,他决心杀死李庆安,夺回独孤明月,若不是考虑到会影响吐蕃战役,李庆安便已死在长安了。
现在吐蕃战役结束,李隆基便决定动手,他要用长子李琮取代李庆安,统领安西二十万大军。
但有一点他却没有想到,他的长子李琮压根就不愿意去安西,而且贪图享乐,整天沉溺于美食和女人之中。
几个月前,庆王送来一封信,说他现在坐镇沙州,这一点李隆基没有什么疑义,而且还感到欣慰,李庆安发动西线的安西战役就是从沙州出发,这说明长子也参与了这场战役。
战役刚刚结束,他便迫不及待地给长子写了一封密旨,他也知道仅靠长子一人还比较危险,便又给安西节度副使封常清也写了一封密旨,两封密旨一前一后送走,李隆基便开始梦等明月出天山的那一天到来。
.........
沙州也就是今天的敦煌,但在唐朝它所管辖的范围要大得多,包括现在新疆的罗布泊,也是在它的管辖范围内,唐朝的敦煌也远比后世繁华,丝绸之路从玉门关分道,一路北上走北庭去碎叶,另一路则取道敦煌走南线去龟兹或者于阗,那时的罗布泊还是一片茫茫无际的大海,叫做蒲昌海,大漠内绿洲处处,生活着不少居民,不像今天是千里无人区,绿洲对商人们也十分便利。
敦煌在当时便是著名的贸易中转站,商业繁盛,人口众多,气候也远比后世温暖湿润,正因为这样,李琮在敦煌生活得非常适宜,在行宫中醉生梦死,无人管他,又有五千军队保护他的安全,无马匪之忧,在宫呆闷了,便上街散散心,或者骑马去四周踏青,非常自由,左右有大群军队护卫,威风凛凛,街上的民众见到他,无不拱手作揖,极大地满足了他的尊荣之心,哪里像长安,尽管他是堂堂的亲王之首,却没有人理睬他,还要整天提心吊胆,怕父皇知道他荒唐,这里山高皇帝远,他终于感受到了自由的舒畅,李琮第一次不再抱怨将他发放至安西,如果有可能,他还想长期呆下去。
但今天,他的梦想似乎要破灭了,中午时分,庆王的行宫外,一名远道而来年轻的宦官和十几名宫廷侍卫缓缓停下了,宦官对行宫的守卫道:“速去禀报庆王殿下,圣上有手谕到!”
守卫不敢怠慢,连忙奔去向李琮禀报,李琮刚刚吃完午饭,正抱着两个美人取乐,等一会儿他要午休了,父皇忽然有手谕到来令他一怔,他心情忐忑地迎出了宫门,见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宦官,他从来没有见过,年轻宦官上前跪下施礼,“大明宫麟德殿中官冯三凡叩见庆王殿下!”
“冯公公免礼!”
李琮有些疑惑地上下打量这名宦官,他真的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这名叫冯三凡仿佛知道他的疑惑,便笑着解释道:“禀报殿下,卑奴原来在太极宫,因为调走一批宦官去东宫,人手不够,便把我调来大明宫,我是陪夏公公一同来敦煌,他老人家不服西域水土,病倒在张掖,所以便派遣我来给送圣上手谕。”
“原来是这样!”
李琮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没见过,原来是从太极宫调去的,夏公公他知道,夏阳文,麟德殿的大宦官。
他不再怀疑,接过了手谕,手谕其实也是圣旨,因为它既不是中书省下发的黄麻外制圣旨,也不是翰林下发的白麻内制圣旨,而是李隆基自己写了下发的旨意,也可以称密旨,从制度上说,这种圣旨是没有什么法律效应,只是皇帝意愿的一种表示。
李琮见是这种圣旨,他更吓了一跳,也不敢打开,慌忙把圣旨收了,对冯三凡道:“冯公公请稍候,我看完再给你答复。”
李琮匆匆回到房内,打开了父皇给他的密旨,不由呆住了,父皇竟是命他去巡查河中风俗人情,让他掌控河中,并暗查李庆安有没有私建军队的嫌疑,李琮心中不由暗暗叫苦,去一趟河中那可不是上街溜一圈就回来了,行程万里,那可是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父皇却一拍脑门便想到了,他刚刚才习惯了敦煌,这又要让他起程,不是要他的小命吗?
但他又不敢不从,只得命人去把幕僚阎凯请来,片刻,阎凯快步走进了他的房内,躬身施礼笑道:“殿下,听说圣上有旨意到来?”
“不是好事啊!”
李琮叹了口气,把父皇的密旨递给了他,阎凯看了一遍,眉头一皱道:“怎么会是去河中地区?”
“是啊!我父皇头脑一热就写下几个字,他是毫不费力,可我去河中,那是可要越过千山万水,他怎么不替我想想?监军的事情要我去做,他应该让边令诚去做才对!”
李琮心中微微对父皇有了一丝怨恨,语气中也不太有敬意了,阎凯沉思了片刻便笑道:“殿下,卑职倒认为这不是坏事,而是件天大好事!”
‘天大的好事?’
李琮更加疑惑了,“此话怎讲?”
“正如殿下所说,这明明是监军的事情,怎么让殿下去,可如果我们仔细读其中的含义,这里面有四个字值得殿下揣摩,‘掌控河中’,这是何意呢?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是要让殿下去河中建国。”
“什么?”李琮大吃一惊,腾地站了起来,脸上肥肉直颤,结结巴巴问道:“先生这是什么意思,让我去河中建国?”
“殿下别急,坐下来听我慢慢分析。”
阎凯笑着请李琮坐下,这才不紧不慢道:“河中不同中原可以设州县太守管辖,它地域太遥远,朝廷有什么文书,往来一趟也要大半年,而且那里是粟特人聚居地,我唐王朝既然已经用军队夺取此地,那么就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作为宗主国管理,那样迟早还是会被大食抢走,所以办法要么军管,要么建国,长期军管会造成事实上的独立,圣上必然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建国才是最佳的方案,当然不是让粟特人建国,而是让汉人建国,那么国王是谁?殿下以为会是李庆安吗?”
“怎么可能是他,这是我李氏江山,他虽是郡王,却和宗室毫无关系,要建国也应由亲王来出任国王。”
李琮已经动心了,阎凯的分析点中了李琮的要害,十几年来,他梦寐以求能登基为帝,但大唐帝王之位最终和他无缘,他父皇宁愿让长孙来登位,也不愿意让他这个长子入主东宫,他已经心灰意冷了,他知道自己已和帝位无缘,但现在他眼前忽然打开了一扇窗户,去河中登基建国,当然不是皇帝,可就算是国王,又和皇帝有什么区别?
李琮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了,父皇万岁啊!他强烈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颤抖着声音问道:“先生,我现在该怎么办?”
“当然是要去河中,路途辛苦一点,但想到能登基为帝,这点苦我想殿下也忍受。”
“好!就听先生的,我这就准备动身,若我能登基为帝,我一定封先生为相国。”
“多谢殿下,不!多谢陛下!”
阎凯改了称呼,听得李琮心花怒放,他站起身道:“现在我就给父皇写一封信,表明我的态度。”
阎凯微微一笑道:“殿下,这封信不妨由我来写,写完后,殿下审读,再加盖宝印。”
李琮的头晕晕乎乎,哪里写得出信来,既然阎凯主动请缨,那最好不过,他毫不怀疑,便笑道:“好吧!就由你来写,写完给我看,把信送走咱们就动身。”
当然下午,李琮的回信便送回了长安,他随即动身西行,这也是李隆基的真实旨意中命令,不准他坐镇敦煌,命他返回安西,他的五千护卫军自然也要跟随离开敦煌,不过,其中的两千护卫军并没有回安西,而是控制住了安西通往河西的天险要道,星星峡。
和庆王的高效率相比,另一封密旨则慢了很多,原因是封常清已经不在龟兹了,被调到银城负责安置吐蕃牧民,李庆安要令吐蕃人为奴为妓,他却不忍,那么安置这些吐蕃人自然就是他封常清的事情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封常清已经‘转业’了,从带兵打仗变成了文职官员,带领一群文官整天忙碌于安置这些离开故土的特殊移民,封常清也没有什么怨言,大食战俘被换成了粮食,而汉人又不大愿意来银城开矿,那这些吐蕃牧民便是最好的劳力,而且李庆安也答应了,开五年矿,放他们回萨毗泽盆地继续为牧民。
正是有了这个承诺,使背井离乡的六万吐蕃牧民和战俘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他们被封常清带到遥远的银城,开始了新的矿工生涯。
一连几个月,封常清一直在银城忙碌不停,这批吐蕃人绝大部分都是平民,妇孺老幼都有,因此不能再像大食战俘那样管理,李庆安便授权封常清在这里建立银州,封常清便兼任银州都督,在银城内拆除原来破烂的房子,修建新屋、建造官衙、编造户籍、运送粮食、开办学堂、药店,建立商铺等等,这些都是封常清的强项,这样一来,封常清实际上便做了太守的事情。
这天清晨,李隆基的密旨经过万里跋涉,终于送到了封常清的手中。
第三百二十章 釜底抽薪
亲王坐镇地方一直便是历朝历代统治者考虑的一件大事,尽管它能有效地控制地方,防止有异心的臣下作乱,能维护统治家族对国家的占有,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
周朝的分封导致了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汉初分封出现七王之乱,后世的统治者无不吸取教训,尽量避免分封之事再出现,一直到明初朱元璋的分封,很快便又出现了靖难之争。
对于唐朝,分封之事也是时有时无,唐初时太宗李世民曾经封亲王到过地方,但时间很短暂,到了中唐,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西逃巴蜀,他随即将几个儿子分封去地方掌军,很快便出现了永王之乱,尽管唐肃宗镇压了亲王们做乱,但安史之乱留下来的藩镇割据却一直影响百年,最终导致唐朝灭亡。
这次李隆基将亲王坐镇地方,也是一种变相的分封,由杨国忠提议,尽管杨国忠的本意是想制衡皇太孙的权力,但这个提案却没有遭到其他重臣(包括李林甫在内)的反对,李隆基也采纳了,这实在是因为众人都看到了危机的严重程度,内地空虚无兵,兵力都集中在了边疆重镇,由节度使独揽大权,安禄山、哥舒翰、李庆安、安思顺、高仙芝等等,一旦他们中的某人心怀异心,举兵造反,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其中又以安禄山和哥舒翰首当其冲,他们的兵力离关中太近,但直接夺取两人的兵权,似乎又有点不妥,李隆基便采用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对于比较信任的安禄山,他没有派亲王坐镇河北,只是加强了监军的权力,又封荣王李琬为河东节度使,作为缓冲带。
最近他又比较宠爱武贤仪,便封武贤仪所生的小儿子西凉王李璇为陇右节度副使,协助哥舒翰领兵,又封武贤仪所生的另一个儿子汴哀王李璥为单于都护府大都护兼朔方节度副使,坐镇九原,实际上就是监视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又统帅内附的北胡诸兵近三万人和驻九原的两万军队,这其实已经在逐步夺取安思顺的军权了。
在各大节度使中,对朝廷威胁最小的便岭南五府经略使,那里有兵力一万五千人,五府经略使何履光年年跋山涉水来朝中述职,又有宦官吕太一为监军,一直很稳定,李隆基也没有考虑。
其次安西节度使因为地方遥远,对关中的影响也不大,按理也可以不用派亲王坐镇,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现在李隆基最嫉恨的便是安西节度使李庆安,他甚至不惜派长子庆王去坐镇安西。
原因很简单,他一直思而不得的女人便是被李庆安夺走了,这对一生收集了四万多后宫的李隆基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原本他还想用李庆安来扶持孙子,但就在李庆安娶独孤明月的那一晚,他的杀机出现了,他决心杀死李庆安,夺回独孤明月,若不是考虑到会影响吐蕃战役,李庆安便已死在长安了。
现在吐蕃战役结束,李隆基便决定动手,他要用长子李琮取代李庆安,统领安西二十万大军。
但有一点他却没有想到,他的长子李琮压根就不愿意去安西,而且贪图享乐,整天沉溺于美食和女人之中。
几个月前,庆王送来一封信,说他现在坐镇沙州,这一点李隆基没有什么疑义,而且还感到欣慰,李庆安发动西线的安西战役就是从沙州出发,这说明长子也参与了这场战役。
战役刚刚结束,他便迫不及待地给长子写了一封密旨,他也知道仅靠长子一人还比较危险,便又给安西节度副使封常清也写了一封密旨,两封密旨一前一后送走,李隆基便开始梦等明月出天山的那一天到来。
.........
沙州也就是今天的敦煌,但在唐朝它所管辖的范围要大得多,包括现在新疆的罗布泊,也是在它的管辖范围内,唐朝的敦煌也远比后世繁华,丝绸之路从玉门关分道,一路北上走北庭去碎叶,另一路则取道敦煌走南线去龟兹或者于阗,那时的罗布泊还是一片茫茫无际的大海,叫做蒲昌海,大漠内绿洲处处,生活着不少居民,不像今天是千里无人区,绿洲对商人们也十分便利。
敦煌在当时便是著名的贸易中转站,商业繁盛,人口众多,气候也远比后世温暖湿润,正因为这样,李琮在敦煌生活得非常适宜,在行宫中醉生梦死,无人管他,又有五千军队保护他的安全,无马匪之忧,在宫呆闷了,便上街散散心,或者骑马去四周踏青,非常自由,左右有大群军队护卫,威风凛凛,街上的民众见到他,无不拱手作揖,极大地满足了他的尊荣之心,哪里像长安,尽管他是堂堂的亲王之首,却没有人理睬他,还要整天提心吊胆,怕父皇知道他荒唐,这里山高皇帝远,他终于感受到了自由的舒畅,李琮第一次不再抱怨将他发放至安西,如果有可能,他还想长期呆下去。
但今天,他的梦想似乎要破灭了,中午时分,庆王的行宫外,一名远道而来年轻的宦官和十几名宫廷侍卫缓缓停下了,宦官对行宫的守卫道:“速去禀报庆王殿下,圣上有手谕到!”
守卫不敢怠慢,连忙奔去向李琮禀报,李琮刚刚吃完午饭,正抱着两个美人取乐,等一会儿他要午休了,父皇忽然有手谕到来令他一怔,他心情忐忑地迎出了宫门,见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宦官,他从来没有见过,年轻宦官上前跪下施礼,“大明宫麟德殿中官冯三凡叩见庆王殿下!”
“冯公公免礼!”
李琮有些疑惑地上下打量这名宦官,他真的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这名叫冯三凡仿佛知道他的疑惑,便笑着解释道:“禀报殿下,卑奴原来在太极宫,因为调走一批宦官去东宫,人手不够,便把我调来大明宫,我是陪夏公公一同来敦煌,他老人家不服西域水土,病倒在张掖,所以便派遣我来给送圣上手谕。”
“原来是这样!”
李琮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没见过,原来是从太极宫调去的,夏公公他知道,夏阳文,麟德殿的大宦官。
他不再怀疑,接过了手谕,手谕其实也是圣旨,因为它既不是中书省下发的黄麻外制圣旨,也不是翰林下发的白麻内制圣旨,而是李隆基自己写了下发的旨意,也可以称密旨,从制度上说,这种圣旨是没有什么法律效应,只是皇帝意愿的一种表示。
李琮见是这种圣旨,他更吓了一跳,也不敢打开,慌忙把圣旨收了,对冯三凡道:“冯公公请稍候,我看完再给你答复。”
李琮匆匆回到房内,打开了父皇给他的密旨,不由呆住了,父皇竟是命他去巡查河中风俗人情,让他掌控河中,并暗查李庆安有没有私建军队的嫌疑,李琮心中不由暗暗叫苦,去一趟河中那可不是上街溜一圈就回来了,行程万里,那可是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父皇却一拍脑门便想到了,他刚刚才习惯了敦煌,这又要让他起程,不是要他的小命吗?
但他又不敢不从,只得命人去把幕僚阎凯请来,片刻,阎凯快步走进了他的房内,躬身施礼笑道:“殿下,听说圣上有旨意到来?”
“不是好事啊!”
李琮叹了口气,把父皇的密旨递给了他,阎凯看了一遍,眉头一皱道:“怎么会是去河中地区?”
“是啊!我父皇头脑一热就写下几个字,他是毫不费力,可我去河中,那是可要越过千山万水,他怎么不替我想想?监军的事情要我去做,他应该让边令诚去做才对!”
李琮心中微微对父皇有了一丝怨恨,语气中也不太有敬意了,阎凯沉思了片刻便笑道:“殿下,卑职倒认为这不是坏事,而是件天大好事!”
‘天大的好事?’
李琮更加疑惑了,“此话怎讲?”
“正如殿下所说,这明明是监军的事情,怎么让殿下去,可如果我们仔细读其中的含义,这里面有四个字值得殿下揣摩,‘掌控河中’,这是何意呢?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是要让殿下去河中建国。”
“什么?”李琮大吃一惊,腾地站了起来,脸上肥肉直颤,结结巴巴问道:“先生这是什么意思,让我去河中建国?”
“殿下别急,坐下来听我慢慢分析。”
阎凯笑着请李琮坐下,这才不紧不慢道:“河中不同中原可以设州县太守管辖,它地域太遥远,朝廷有什么文书,往来一趟也要大半年,而且那里是粟特人聚居地,我唐王朝既然已经用军队夺取此地,那么就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作为宗主国管理,那样迟早还是会被大食抢走,所以办法要么军管,要么建国,长期军管会造成事实上的独立,圣上必然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建国才是最佳的方案,当然不是让粟特人建国,而是让汉人建国,那么国王是谁?殿下以为会是李庆安吗?”
“怎么可能是他,这是我李氏江山,他虽是郡王,却和宗室毫无关系,要建国也应由亲王来出任国王。”
李琮已经动心了,阎凯的分析点中了李琮的要害,十几年来,他梦寐以求能登基为帝,但大唐帝王之位最终和他无缘,他父皇宁愿让长孙来登位,也不愿意让他这个长子入主东宫,他已经心灰意冷了,他知道自己已和帝位无缘,但现在他眼前忽然打开了一扇窗户,去河中登基建国,当然不是皇帝,可就算是国王,又和皇帝有什么区别?
李琮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了,父皇万岁啊!他强烈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颤抖着声音问道:“先生,我现在该怎么办?”
“当然是要去河中,路途辛苦一点,但想到能登基为帝,这点苦我想殿下也忍受。”
“好!就听先生的,我这就准备动身,若我能登基为帝,我一定封先生为相国。”
“多谢殿下,不!多谢陛下!”
阎凯改了称呼,听得李琮心花怒放,他站起身道:“现在我就给父皇写一封信,表明我的态度。”
阎凯微微一笑道:“殿下,这封信不妨由我来写,写完后,殿下审读,再加盖宝印。”
李琮的头晕晕乎乎,哪里写得出信来,既然阎凯主动请缨,那最好不过,他毫不怀疑,便笑道:“好吧!就由你来写,写完给我看,把信送走咱们就动身。”
当然下午,李琮的回信便送回了长安,他随即动身西行,这也是李隆基的真实旨意中命令,不准他坐镇敦煌,命他返回安西,他的五千护卫军自然也要跟随离开敦煌,不过,其中的两千护卫军并没有回安西,而是控制住了安西通往河西的天险要道,星星峡。
和庆王的高效率相比,另一封密旨则慢了很多,原因是封常清已经不在龟兹了,被调到银城负责安置吐蕃牧民,李庆安要令吐蕃人为奴为妓,他却不忍,那么安置这些吐蕃人自然就是他封常清的事情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封常清已经‘转业’了,从带兵打仗变成了文职官员,带领一群文官整天忙碌于安置这些离开故土的特殊移民,封常清也没有什么怨言,大食战俘被换成了粮食,而汉人又不大愿意来银城开矿,那这些吐蕃牧民便是最好的劳力,而且李庆安也答应了,开五年矿,放他们回萨毗泽盆地继续为牧民。
正是有了这个承诺,使背井离乡的六万吐蕃牧民和战俘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他们被封常清带到遥远的银城,开始了新的矿工生涯。
一连几个月,封常清一直在银城忙碌不停,这批吐蕃人绝大部分都是平民,妇孺老幼都有,因此不能再像大食战俘那样管理,李庆安便授权封常清在这里建立银州,封常清便兼任银州都督,在银城内拆除原来破烂的房子,修建新屋、建造官衙、编造户籍、运送粮食、开办学堂、药店,建立商铺等等,这些都是封常清的强项,这样一来,封常清实际上便做了太守的事情。
这天清晨,李隆基的密旨经过万里跋涉,终于送到了封常清的手中。